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马一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延伸话题:亚洲文化对美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

2011-08-10 14:54:0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主讲:马一鹰

时间:2011年6月9日13∶30

地点: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地点西区逸夫艺术楼一楼报告厅118

主办: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宁波市富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协办:新库房艺术品、宁波名筑设计、《3W》时尚创意杂志、香港羽天设计、宁波市名恒设备物资有限公司、尚境设计

讲座进行中

       与宁波市富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掌门人翁世军、吴宗勋,宁大艺术学院查波,画家张曦,陶艺家钟俊杰合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与大家畅谈抽象艺术,不知大家对抽象艺术感不感兴趣?了解抽象艺术有多少?其实在贵校〔设计艺术学院〕畅谈抽象艺术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因为大家都说抽象艺术是设计之源、设计之母,二者之间大有渊源、传承和发展的关系;更何况抽象艺术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早已成为一种主流艺术、普及艺术;美国早在二十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把抽象画树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画派,确立成美国的国画;巴黎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远比写实艺术家多,公共空间悬挂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抽象艺术作品〔除了教堂、法院等特殊场合必须悬挂古典写实作品〕。

  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和上述情况比起来恐怕相距甚远,但是近几年呈迅猛发展趋势;所以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畅谈一下中国当前抽象艺术的发展状况,目的在于以点到面的普及与推进,但愿能通过大家、通过和大家一起努力,促进抽象艺术的发展、繁荣。

  我首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

导言

  抽象艺术,在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来说,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历史都可以归结为一部抽象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史。

  即使在世界美术史上抽象艺术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它滥觞于19世纪末,确立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世纪40年代。

  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画派、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思潮;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和艺术观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革命。

  在西方艺术史上堪与抽象艺术媲美的唯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运动。

“蓝色骑士”组织对中国现代艺术/抽象艺术的影响

  在距今已近一百年前的1911年,45岁的俄籍画家康定斯基和一些志趣相投的画家,从慕尼黑保守的艺术家协会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历史上著名的“蓝色骑士”组织;在同年还撰写了《关于艺术的精神》一文〔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理论经典〕;这一系列事件爆发在欧州那片被保守的艺术贵族们统治了上千年的艺术领地上,毫无疑问是一场类似于十二级地震式的艺术革命。

  “蓝色骑士”组织成立之时的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相冲撞相交融的激荡年代。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画坛,也经受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阵痛。

  在这个时候〔1932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油画群体/组织——“决澜社”在庞熏琹等的带领下成立;紧接着〔1935年〕,梁锡鸿等又在广州成立了崇尚超现实主义的“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它是与“决澜社”一起在促进中国现代艺术/抽象艺术运动中形成了一股冲击力。

康丁斯基,“蓝色的山”,1908年 - 1909年

早期“海外军团”

  在中国大陆的老一辈艺术家中,与抽象艺术较早结缘的当数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赵春翔、吴冠中这些成就卓著的艺术家都是他的学生辈。中国较早的一批抽象艺术家大多成熟于海外和港台,如定居于美国的朱沅芷、陈荫罴、赵春翔、曾佑和、魏乐唐,定居于法国的赵无极和朱德群,定居于意大利的萧勤等。

吴大羽,《京韵》,油彩画布

赵无极作品

小结

  “决澜社”成立后不久****就爆发,民族存亡成为头等大事,对于这种纯形式探索的艺术形式不得不告一段落。到50年代,新中国的文艺方针是为***服务,提倡的是革命现实主义,抽象艺术就更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直到七、八十年代才再次有了:“非具像性绘画”和绽露出一种前卫姿态的抽象画。

“非具像性绘画”和绽露出一种前卫姿态的抽象画。

  从1976年到80年代初,中国美术界并没有出现西方现代主义意义上的抽象绘画。我们以1979年9月首都机场壁画中的袁运生、肖惠祥等艺术家的作品为例:虽然他们开始主张“形式美”,但是这些与真正的抽象艺术仍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有各自明确的表现主题。还有:1979年“无名画会”首展〔参展画家有赵文量、杨雨澍、石振宇、张伟、郑子燕、马可鲁、韦海、王爱和、李姗等〕和“星星美展”〔王克平、马德升、黄锐、曲磊磊、邵飞等23位参展艺术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只能算是带有现代意识的作品;但是这一切却意味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建构意识,为日后的抽象艺术萌芽、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吴冠中发起“抽象美”讨论

  1979年5月至1980年10月,《美术》杂志分别发表了吴冠中的《绘画的形式美》和《关于抽象美》两篇文章,栗宪庭〔当时是《美术》杂志的编辑〕就此事在《美术》1983年01期和何新一起书写了文章《试论中国古典绘画的抽象审美意识——对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几点新探讨》支持吴冠中;这一系列讨论是中国首次关于抽象美的讨论,是理论界一次极为重要的论争。

“实验水墨”

  80年代初期到90年中期一大批水墨艺术家在不懈地探求、进取,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实验水墨进入现代的方式是偏离传统的笔墨规范,进而对现代性进行诉求,诉求方式是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与形式。

  80年代初,谷文达的水墨实验是以放弃对笔墨的精深度表现而展开的,但到了1980年代中期,谷文达又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及书法的文字符号来修正以前使用过多的西方现代派图式。可以说,他是较早意识到单纯模仿西方现代艺术会给实验水墨带来危害的艺术家之一。他从1985年起就已经开始思考实验水墨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了,而大部分艺术家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意识到这一问题。

  进入1993年以后,许多实验水墨艺术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本民族的文化中,进行纵向的借鉴与现代的转换。这期间涌现出的优秀艺术家有:李华生、刘子建、沈忱、石果、魏青吉、杨志麟、张羽等。

谷文达,2005年《遗失的王朝》#i系列-14,纸上、水墨、伪篆书

“塔皮埃斯画展”和“中国油画双年展”

  1989年4月,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西班牙当代著名画家塔皮埃斯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亲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演变的中国前卫艺术家栗宪庭认为这次展览给中国当代艺术家/抽象艺术家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它让我们看到原来可以在一个画布上放很多材料,而不涉及任何社会观念。这个展览很重要,它对一部分中国画家产生了影响,譬如徐冰、吕胜中和谷文达”;当然我觉得还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家〔抽象艺术家〕作品或多或少地在向塔皮埃斯致敬,比如在塔皮埃斯的作品复制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做塔皮埃斯风格的涂鸦,足可见塔皮埃斯在中国的影响力。

  1990年以后,中国大陆的抽象艺术创作呈现出渐趋繁荣的发展态势,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开始介入抽象、半抽象的语言实践,许多较为独立的个体风格也在多年以来的探索中逐步建立。在1993年的“中国油画双年展”上包括葛鹏仁、周长江、江海、王易罡、张方白、凌健、顾黎明等抽象艺术家在内的一大批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并获奖。这是一次抽象艺术的大丰收,然而赢得了学术却赢不得市场。

塔皮埃斯作品

“上海抽象”

  直到上海作为一个有着殖民地文化传统的城市,在抽象艺术的发展上异军突起,在80年代初之后的20年发展历程中,专门从事抽象创作以及先后介入抽象风格的艺术家已经超过30位,自1996年“无形的存在——上海抽象艺术作品联展”之后,众多抽象艺术联展在上海遍地开花,其中以上海美术馆的“形而上”抽象艺术年展〔从2001年创立到2005年11月共举办了4届〕最为著名。随之商业市场紧随学术脉动,经营抽象艺术的画廊在近5年的时间里不断增加,甚至专营抽象艺术的画廊也开始创办,许多抽象艺术家成为签约对象。抽象艺术成为上海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景观。

  目前仍然比较活跃和有影响力的上海抽象艺术家有:丁乙、余友涵、李磊、周长江、陈墙、郭海平、黄渊青、潘小荣、潘微、秦一峰、曲丰国、申凡、许德民〔致力于抽象艺术的普及教育〕等。

丁乙,“十示2010-8”丙烯、画布,140x160cm

“意派”

  “意派”是由致力于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著名艺术评论家高名潞先生,在2007年总结中国当代抽象艺术时正式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按照其说法和《意派论》一书的阐释,“意派”旨在建设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的理论体系,以本土方式去解读中国当代艺术,从而替代以西方艺术价值审定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他在书中说:严格讲,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85美术运动”〔八十年代中,大约近一百个自发组织的艺术在全国各地出现,从1985年到1989年被称为'85美术运动时期〕在整体上都是“意派”。因为,无论是这个时期的绘画、观念艺术甚至行为艺术都和理念、也就是所谓的“抽象”有关系,同时,这些理念也多多少少和中国传统美学或者哲学有关。然而,“意派”理论一经提出,便遭受到了艺术界广泛的质疑——是“保守”还是“突破”?是“新”还是“旧”?是具有理想色彩的理论口号还是对现状的实质解读?——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评论界的巨大争论。同时,高名潞先生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策划的、汇集了40多位中国当代最顶尖抽象艺术家作品的“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展”巡展以及2009年5月策划的、汇集了全国近八十位艺术家、二百余件作品的“意派——世纪思维”展的推出却再一次凝聚了艺术圈的焦点,评论也再次烽烟而起。

“批评家”对抽象艺术的影响与推动

  除了高名潞对抽象艺术的影响与推动以外,另外一个“当代艺术”的领袖人物——栗宪庭也于2003年7月策划了“念珠与笔触”抽象艺术展,并对中国抽象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和研究;同时还有范迪安、黄笃、黄专、贾方舟、彭锋、盛葳、王端廷、殷双喜、朱其等著名美术评论家直到现在依然在积极地、不遗余力地、不断地推动〔策划展览、理论探究等〕。

新一代“海外军团”

  近几年,抽象艺术中的新一代“海外军团”纷纷回国,将中国的抽象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带动、影响、掀起了一番又一番的“抽象热”。这一大批艺术家中最有影响力的有:孟禄丁、谭平、徐冰、江大海、唐承华、侯珊瑚等。

“网络媒体”

  从2009年起,“网络媒体”的影响与推动使中国的抽象艺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也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

一、展览:

  随着抽象艺术在全国各地城市的渐趋活跃,各种名目展示活动的此起彼伏,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个个以抽象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一种全新的展览形式产生、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建立,好评如潮,逐渐形成趋势、规模……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网举办的首届中国抽象艺术网络大展、中国当代抽象艺术邀请展、第二届中国抽象艺术网络大展,卓克艺术网举办的中国实力艺术家作品展、全球华人抽象艺术家作品展,卓克艺术网与中国雕塑网、中国当代艺术联盟共同举办的“重识历史”——大型艺术理论研讨&作品展,新浪网收藏频道举办的世界华人抽象艺术提名展等。

二、专题讲座:

  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卓克艺术网与北京文艺网共同举办的“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抽象艺术”,卓克艺术网举办的“名家谈抽象”与“美学回归”、“中国抽象艺术”,新浪网收藏频道举办的“21世纪艺术——中国抽象精神”等。其中有:美国把抽象画树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画派,确立了美国的国画;人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抽象艺术〔如果中国的抽象艺术什么时候起来了,那么真正的艺术时代就来临了〕;抽象艺术应该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成三足鼎立之势;亚洲艺术及思想是美国现当代艺术最大的推动力之一等重要观点与言论。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场探讨、探究、辨论的热潮。

三、抽象艺术网:

  2010年8月以雅昌艺术网的艺术家网、卓克艺术网、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为首的艺术网相继建立“抽象艺术网”版块。

四、博客交流:

1、群组:

  “自由联盟 - 中国抽象艺术家联盟”群组于2010年3月在雅昌艺术网博客中创建,到2011年5月31日止已有6206人加入该群组。

2、群组 - 话题:

  雅昌艺术网博客中的群组中的一个话题/一篇文章:“立体抽象:非具象的拟态的物理空间”,共发表言论512条、点击12966次;另一群组中的一个话题/一篇文章:“集结号”吹响啦!请“抽象艺术家”火速报到”,共发表作品及言论312幅/条、点击13600次。“平面媒体”/“抽象艺术杂志”

  1、2010年6月中国第一本相当于“中国抽象艺术文献资料档案”梳理、集结的《抽象艺术专刊》由卓克艺术网的《艺术在线》杂志策划、编辑、出版。容纳了百家观点,较全面、深度、有力、系统地概括阐述、报导、推介了抽象艺术理论文章、相关活动、艺术家。

  2、2010年11月《新视觉》杂志建立“抽象沙龙”版块,2011年4月创建《抽象艺术专刊》。

  “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展”

  时至今日,抽象艺术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渐趋活跃,各种名目的展示活动此起彼伏,从北京到欧洲,从画廊到美术馆,以抽象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正在持续举办,参与到抽象创作中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

  仅2009到2010年两年,较有影响力的就有:重返现代——09中国抽象艺术展、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美国费城抽象艺术家作品展、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展、水墨时代——2010上海新水墨艺术大展之《第三种抽象》、重构——中国当代抽象艺术TOP展、复旦大学第三届学生抽象艺术展暨第三届《抽象艺术审美与创造》教学成果汇报展、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九人展、抽象之道——2010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等。

  其中最有影响力和爆炸作用的是:2010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展”,此展览总策展人是意大利著名策展人和批评家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奥利瓦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超前卫”运动的重要组织者,他还曾在1993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在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推介中国当代艺术。他站在一个国外批评家的角度提出了对中国“抽象艺术”的看法,他认为:“抽象”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原则,是从关于世界的看法而来的,是中国艺术家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抽象主义”则是一种语言,是把这种哲学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参展艺术家有:刘刚、雷虹、李华生、梁铨、刘旭光、李向阳、马可鲁、孟禄丁、谭平、徐红明、余友涵、张浩、张建君、张羽、周洋明。

“抽象艺术促进沙龙”成立

  沿着清晰的历史轨迹,随着汹涌的当今浪潮,人们不断呼唤“抽象艺术组织”;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自由•开放”的、既推动抽象艺术整体前行也帮助抽象艺术家个人发展的学术组织、核心机构——“抽象艺术促进沙龙”成立,下设抽象艺术促进沙龙召集人:马一鹰〔执行召集人〕、李向阳〔执行召集人〕、丁乙、李磊、鹿林、孟禄丁、孙国庆、孙华卫、谭平、萧也、徐红明、杨劲松、张方白、周长江、周洋明、朱雨泽〔按拼音排序〕。

  “沙龙”自成立之日起,已经开展了“全球华人抽象艺术家作品展&理论研讨”、“21世纪艺术——中国抽象精神”专题&“世界华人抽象艺术提名展”等大型展览、专题活动;马上要开展的展览活动有:“2011中国抽象艺术巡展”〔共6站,首站杭州,7月2日开幕式〕;计划开展的相关活动有:“国际抽象艺术论坛&首届中国抽象艺术双年展”等。

孙国庆,《封存的记忆3》,布面丙烯 、综合材料

“拍卖场上的价值认定”

  放眼望去,似乎中国的抽象艺术市场尚未形成;可是进入到拍卖市场的抽象艺术家已是数不胜数,无从统计。从2006年开始,赵无极艺术作品出现了千万元以上的成交金额,藏家们对抽象艺术的关注从无到有,不断提升着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关注度;随着对赵无极、朱德群作品的认可,抽象艺术也开始浮出水面,近年来赵无极〔2011年总成交额3.3994亿元,雄踞“胡润艺术榜”油画家榜首〕、朱德群等抽象画大师的作品屡屡拍出天价,更是成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人物;自此,更多的本土抽象特征的作品以及艺术家以较高的价位姿态出现在了主流的拍卖市场上,比如:丁乙早期的作品《十示之90-6》,1746万港元;余友涵1985年的作品《1985-4》,1410万港元;王怀庆2002年的作品《房中房—韩熙载之床》,1054万人民币……

  2009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拍卖市场的总成交作品量相对前两年有所下降,抽象艺术的成交作品数量也有所下降。然而单件作品的平均价格却持继了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9年,抽象艺术特征的作品均价保持着逐年增涨,这说明现当代艺术品市场留给抽象艺术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总结

  因为抽象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家居环境具备理想的装饰功能,因为在艺术市场上已经具有的消费惯性,也因为购买者、收藏者对抽象艺术的盲目跟风和不求甚解,艺术市场上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场面。画廊、博览会甚至旅游纪念品商店中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所谓“抽象”应该是可以想见的,已经成名的许多抽象艺术家们由于既定风格的作品长期畅销,从而产生不求进取、消极守成的趋势也应该是不难理解的了……不过,好在市场还是有的,审美还是有的。况且,从大背景来说,随着西方各国艺术界对绘画和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日渐忽视,成熟的画家、雕塑家开始稀缺,中国现代艺术/抽象艺术正在被迫崛起,尽管向着未知的方向。

延伸话题:亚洲文化对美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

导言

  以下所有观点与言论均来源于《当代艺术理论前沿》的专辑《美国前卫艺术与禅宗》的第三种思想,主编/朱其〔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

  亚洲哲学及其艺术〔铃木大拙、草间弥生、小野洋子、白南准、滕白也等〕在美国战后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跨掉一代”文学、极少主义及其约翰•凯奇等人的激浪派等〕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

  意大利重要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奥利瓦的访谈,可以提供国内艺术界对西方现代艺术更准确的认识要点,尤其是对现代抽象艺术的跨文化背景的认识,可以纠正国内长期存在的一些知识误区。

“奥利瓦:抽象艺术完全是东方的艺术”

  朱其于2010年4月16日中午在北京**华侨饭店咖啡厅采访了奥利瓦,他们之间的对话很长,也很有意思;我摘录奥利瓦的部分言论与大家分享:

  抽象主义在中国有更为古老的哲学的根,在这方面政治波普就远比不上抽象艺术。

  中国的抽象艺术是独立于西方抽象艺术的,它实际上是站在中国“道和禅”的哲学的根上。

  欧洲是所有前卫艺术的母亲。欧洲是多元主义的,它没有民族主义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成熟,我们现在对东方有一个巨大的崇敬。

  抽象艺术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时期已经是一个跨文化的全球化现象。

  在20世纪早期文化多元主义已经在巴黎存在了。

  波普艺术是完全美国式的艺术,也是英国艺术,绝不是法国、意大利艺术,而抽象艺术完全是东方的艺术。

“门罗:亚洲艺术是美国现当代艺术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2009年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大型文献展《第三种思想:美国艺术家凝视亚洲1860-1989》,可以说是纽约古根汉美术馆在2009年中,最深具野心的展览,其规模之庞大,不仅处理横跨130年美国视觉艺术发展的内容、艺术家如何挪移亚洲思潮与文化的美学问题;在展览执行上,更向逾百个欧美、日本博物馆与私人典藏借调作品,并在同一展场中处理超过百位艺术家的多样性创作。

  美国战后新艺术从战前就酝酿着对禅宗、密宗、道教、印度教以及中国画、浮世绘等亚洲宗教和艺术的学习和吸收,其主要背景是新艺术面临如何超越抽象几何、工业现代主义及其现代虚无主义,重建现代艺术关于终极精神的表达,并在语言上找到相应的心灵形式。战后美国发现在关于心灵形式和人的终极精神的表现上,亚洲哲学和艺术已经进行了上千年的探索。亚洲哲学及其艺术从而在美国战后艺术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

  〔门罗:美国古根汉姆博物馆策展人,著名批评家〕

“竹内好:要实现全球的平等,东方必须改变西方”

  “第三种思想:美国艺术家凝视亚洲1860-1989”回溯了“东方”的艺术文学和哲学体系是如何在美国文化和思想浪潮中被了解、重构和转换,并且影响到新的视觉及概念语言的结合。

  美国艺术家经常通过挪用亚洲材料,从而在他们的艺术中创造新的形式、结构和意义;这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主体性、世界观和创造性想象的基础。

  1960年,日本的中国文学学者竹内好发表了“亚洲作为方法”的演讲。他比较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现代化,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更为纯粹,因为它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的愿望“立足于亚洲原则”。他很欣赏泰戈尔关于“东方的现代化”的思想,并且思考了“内、外一代文化之间的区别”。如果亚洲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实现全球的平等,它就必须普及它的文化价值;为了进一步提升西方自我自我生产的普遍价值,东方必须改变西方。

  〔竹内好: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马一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